一品阁论坛网站_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51龙凤茶楼论坛网_风楼阁破解版2.0_栖凤阁信息网登录入口

翔安区总工会:温情护航 助职工成长成才
发表日期:2025-05-08 11:28 【字体大?。?span>

  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之际,翔安区总工会以“三个三”工程为引擎,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民生服务最前沿、基层治理第一线书写了工会组织的实践答卷。

  从“玫瑰书香”的思想浸润,到劳模工匠的言传身教,再到竞技赛场的激情绽放……过去一年,翔安区总工会通过数据赋能与人文关怀并举的创新实践,构建起职工成长成才的服务矩阵,培育出以“全国工人先锋号”厦门乾照光电品管部产品检验组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为翔安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工会动能。

 

  构建立体化宣教体系

  以思想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翔安区总工会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灵魂工程,构建“云端+实地”“理论+实践”的立体化宣教体系,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线上,依托“翔安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打造“党纪学习教育”“红色文化”等数字课堂,通过线上阅读、知识竞答等形式,吸引1.3万人次参与。线下,劳模宣讲团化身“红色播种机”,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机关单位开展巡回宣讲,用自身经历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思想引领与文化振兴的同频共振,成为翔安工会工作的特色品牌。在黄厝社区,20家企业的职工代表在非遗珠绣的银针穿梭间触摸传统文化脉搏;在“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71家企业148名职工重温“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红色记忆,将精神洗礼转化为岗位建功的澎湃动能。区总工会还创建3家省级职工书屋,发动169名职工参与“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举办各级职工技能培训与竞赛10场,覆盖职工近千人次,为职工铺设了从“工”到“匠”的成长阶梯。

  思想领航激发磅礴的奋进力量。通过这些活动,激励职工学技能、练本领、敢创新,培育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如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产品检验组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省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翔安有2个项目荣获一等奖、7个项目荣获三等奖,还有多人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状)、省市工人先锋号、五一先锋号等荣誉。

 

  联动协作整合资源

  以机制创新守护职工权益

  翔安区总工会创新推出“2322”全过程常态化调解机制,构建起“双线协作、三力融合、双面置换、双线监测”的闭环体系,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开辟新路径。该机制以“工会力量+社会资源”的“双线协作”为骨架,搭建“工会+人社+法院+检察院”联动平台,整合专业律师、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等多元力量,形成“真诚柔化+法理指导+专业赋能”的“三力融合”调解矩阵。同时配套“双线监测”机制,对调解案件全程跟踪问效,确保执行到位。成功调解55起案件,帮助职工追回拖欠工资68.2万元,架起和谐劳动关系的“连心桥”。

  在此基础上,翔安区总工会持续深化多维度的职工权益守护网络。联合多部门召开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推进会,推进“园区枫桥”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建设,并坚持每月开展“主席接待日”活动,今年来,共妥善处理职工诉求50件。

 

  打造公益普惠服务矩阵

  以微服务传递工会温度

  包裹免费邮寄、腊八赠粥、新春送春联……翔安区总工会开展各类暖心行动,打造公益普惠服务矩阵,以多维服务织就职工幸福网,以微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在澳头社区女职工读书会现场,市劳模张玉兰的特殊教育故事与40余名女职工的育儿心得交织共鸣,这场融合咖啡香与书香的文化沙龙,恰似翔安区总工会精准服务的温暖注脚。

  在地头田间,少不了农业劳模躬身服务当地农民的身影。区总工会组织农业劳模工匠人才和龙头企业劳模工匠组建技术服务队,由省劳动模范许丁上带领劳模工匠服务团建立“劳模、科普、创业示范基地”,以带头致富、带动就业、带人帮扶“三带”形式,提升农产品“含金量”,解决了周边农户蔬菜销售难问题,吸收周边60余名村民就业,形成一批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示范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联动区文旅局、镇街等相关部门,共同将文体活动打造为凝聚职工力量的重要载体:2月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健步跑,千名职工用脚步丈量城市发展脉动;4月“火炬邻里杯”篮球联赛和趣味运动会,120余支职工队伍在赛场拼搏,挥洒汗水。这些活动不仅强健体魄,更搭建起职工交流平台,让团队凝聚力在运动中升华,展现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

 

  “三个三”工程

  “三核驱动”赋能乡村振兴

  构建“理论赋能+产业升级+绿色生活”三维体系,组织4场企业职工乡村践学活动,吸引71家企业超148名职工参与;通过豆干制作、珠绣等非遗技能竞赛带动75名匠人技艺交流切磋,助力非遗破圈;76家基层工会开展乡村春秋游活动覆盖3800名职工,推动绿色消费与乡村文旅消费融合。

  “三暖行动”服务三大群体

  暖“新”行动投入22万元惠及5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2000名职工赠送人身意外险、700名职工送上医疗互助保障;暖“师”行动覆盖全区900余名教职工,通过健康义诊64场、疗休养活动2批次及劳模宣讲进校园,全方位呵护教师身心健康;暖“橙”行动保障3000名环卫工人权益,技能竞赛激励80名职工岗位成才。

  “三线链接”激活服务效能

  创新社区共享职工之家服务2000名小微企业职工;联动汇景商圈62家商户构建“15分钟服务圈”;设立“家门口的暑托班”“123+N”模式,和工会驿站“路边小‘家’”,打造“零距离的服务”,惠及76名职工子女和1.6万人次户外劳动者,实现服务资源精准触达。


  数据

  助力企业稳岗留工

  春节期间,翔安区开通“平安返厦”活动,为6095名非厦门户籍返厦职工发放交通补助166.5万元,为2650名留守职工发放慰问金26.5万元。

 

  “四季恒温”关怀体系

  今年一季度,翔安区总工会投入33.4万元精准慰问外卖员、快递员等部分新就业形态群体,消防、环卫等部分一线职工,及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群体共800余人;去年夏天,为65家基层单位送去78.6万元防暑物资。(本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杨梦莹)

附件下载